河南尊龍凱時氣體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動態

    陶氏杜邦化工新航母掀起千重浪

    時間 :2021-04-16 瀏覽 :800次
    免責聲明 :本站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於網絡收集整理 ,僅供學習交流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並不代表我站觀點 。本站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 ,請及時聯係尊龍凱時刪除 。

          12月11日 ,美國較大的兩家化工公司陶氏化學和杜邦正式宣布合並 ,合並後的公司將被命名為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 ,兩家公司將各持50%股份 。作為有著悠久曆史 、享譽全球知名度和龐大體量的兩大化工企業 ,其聯手打造的“陶氏杜邦”號化工航母盡管尚未正式開啟新征程 ,但其在業界已經引起強烈反響 ,一時間掀起千重浪

    新巨頭呼之欲出

    此前 ,《華爾街日報》已經報道了兩家公司在商討合並事宜 ,而這一傳聞終於在12月11日成為現實 。

    陶氏化學成立於1897年 ,至今118年 ;杜邦成立時間更早 ,成立於1802年 ,至今已有213年曆史 。11日 ,兩家百年老店正式宣布合並

    兩家公司表示 ,合並後的公司將擁有16名董事 ,陶氏化學與杜邦各占8名 。一家市值約1300億美元(約合8390億元人民幣)的新化工巨頭即將誕生 ,這意味著本次合並將成為全球化工史上較大的合並重組案 。此前 ,全球化工規模較大的並購案是2007年巴塞爾公司190億美元收購美國化工企業利安德 ,成立利安德巴塞爾公司 。


    從市值上看 ,根據今年5月發布的2015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全榜單 。巴斯夫市值935億美元 ,居全球化企榜優 ,而陶氏化學市值為561億美元 ,杜邦公司市值為652億美元 。根據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的說法 ,合並後陶氏杜邦公司市值將有望超過1300億美元 。因此 ,陶氏杜邦公司將以130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 ,成為全球化工企業 。

    而從營業收入上看 ,根據《財富》2015年世界500強排行榜 ,2014年巴斯夫公司以營業收入985.9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76位 ,同時排在全球化工企業前列 ;陶氏化學營業收入581.67億美元排名全球第169位 ,杜邦公司營業收入360.46億美元排名全球324位 ,兩家公司加起來的營業收入為942.13億美元 。因此 ,合並後的陶氏杜邦公司的營業收入可能依然屈居巴斯夫之後 。

    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表示 ,根據交易條款 ,杜邦股東手中每股股票將可獲得1.282股陶氏杜邦股票 ,陶氏股東手中每股股票可獲得1股陶氏杜邦股票 。兩公司現有股東將各自擁有合並後公司大約一半的股份 。新公司將在美國密歇根州米德蘭和特拉華州威爾明頓設立雙總部 。陶氏化學CEO利偉誠(Andrew Liveris)將擔任合並後公司的董事長 ,杜邦CEO溥瑞廷(Ed Breen)將擔任新公司的CEO 。

    在監管部門和股東大會同意的前提下 ,新公司合並交易預計將在2016年下半年進行 ;新公司的後續拆分將在合並後的18~24個月內進行 。

    目前 ,有關合並的相關程序即將啟動 。陶氏杜邦公司成立後 ,其較直接的影響是1943年陶氏化學與康寧公司共同創立 ,並各持股50%的有機矽巨頭道康寧將不複存在 。據了解 ,陶氏化學將收購康寧公司所擁有的50%股權 ,從而全資控股道康寧 ,隨後這一企業將納入陶氏杜邦旗下子公司材料科技中 。

    2014年 ,道康寧的收入和利潤分別為62.2億美元 、5.22億美元 。有消息表示 ,此次陶氏化學為回購康寧所持股份 ,可能會付出48億美元 。北京時間12日清晨 ,康寧公司的股價受此消息影響上揚了5.6% ,報收於18.68美元 。

    陶氏化學CEO利偉誠(右)和杜邦CEO溥瑞廷(左)


    先合再拆整合資源

    對於此次合並 ,兩家公司的負責人都寄予厚望 。

    利偉誠表示 :“此項交易將改變化學行業的遊戲規則 。十年來 ,行業經曆了結構性的轉變 ,麵臨的挑戰和機遇也是未有的 ,它要求每家公司都要有預見性 、靈活性並專注於執行 。尊龍凱時一直希望能將杜邦和陶氏化學這兩家創新與化工材料行業的**者結合 ,這一願望終於得以實現 。”

    兩公司表示 ,合並將更有效的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創新能力和增值能力 ,帶來更多的客戶 。此外 ,高度協同的交易預計將導致約30億美元的運行率成本協同效應 ,預計將創造約3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還有望實現約10億美元的增長協同效應 。

    記者查詢兩公司公告了解到 ,合並後的公司未來將尋求拆分為三家獨立的上市公司 ,分別專注於農業 、材料和特種產品 。

    農業公司主要包括杜邦和陶氏化學的作物種子和植物保護業務 ,納入陶氏旗下擁有全資子公司陶氏益農 ,杜邦公司則下轄了杜邦植物保護和杜邦先鋒良種兩大子企業 ,將為農業種植者提供更全麵和互補性的解決方案和選擇廣泛的產品組合 ,參考2014年的業績 ,該子公司的收入約為190億美元 。這家企業將由溥瑞廷直接負責 。材料公司包括杜邦的功能材料業務 ,陶氏化學的功能塑料 、功能材料和化學品業務 ,涉及包裝 、運輸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解決方案(除電子材料)等部門 ,收入約為510億美元 。這家企業將由利偉誠直接負責 。第三個是專用產品公司 ,將致力於技術創新者 ,包括杜邦營養健康 、工業生物技術 、安全防護和電子及通訊設備 ,以及陶氏化學的電子材料業務 ,收入約為130億美元 。

    兩公司表示 ,三個子公司中 ,每一個企業都將有明確的重點 、合適的資本結構 ,具有規模優勢 ,專注於創新 ,以便更好地提供解決方案和客戶的選擇 。

    溥瑞廷評價道 :“兩家高度互補的行業會再次創造出三家強勢企業 ,從而實現長期和可持續的股東價值 ,三家公司都會成為具有吸引力的細分市場 。”

    龐廣廉認為 :“並購方麵 ,現在化工行業有兩大趨勢 ,一個是強強聯合 。這兩個是一體的 。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分,包括科思創 、朗盛 、索爾維 、科萊恩 、杜邦 、陶氏化學等公司 ,都在謀求通過強強聯合重組 ,來提升業績表現 ,而且並購重組也是化企實現轉型的良好途徑 。”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從上述板塊中不難發現 ,“新杜邦”的核心業務將為農業 ,“新陶氏”則把重點放在了以大宗貿易 、石油為基礎的能源化工領域 ,陶氏化學和杜邦的這些板塊已處於各自細分市場的前列 ,屬於高增長及高利潤的產業線 。

    據悉 ,此項交易可能麵臨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 。不過 ,分析師認為 ,盡管此項交易規模巨大且極其複雜 ,但仍可能在不需要出售太多資產的情況下獲得監管批準 。彭博情報分析師傑森·邁納表示 ,兩家公司的產品重疊並不廣泛 ,反壟斷監管機構關注的焦點可能在種子和農作物化學品領域 。

    圖為歐洲杜邦工廠


    圖為美國的陶氏化學公司

    以合並促高收益

    做大並非兩公司合並的主要目的 ,以做大圖做強,通過資源整合和協同效應 ,優化產業和資本結構 ,提高創新能力 ,擴大市場和減少支出 ,才是陶氏杜邦公司成立的初衷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合作部主任龐廣廉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 ,行業需求下滑 ,導致不少跨國化工企業業績受到影響 。從深層次分析 ,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的大股東中 ,不少都是大的基金公司 ,對於公司業績傾向於追求高期望值和短期回報 。因此 ,在股東意願的推動下 ,包括這兩家公司在內的很多化工巨頭 ,都寄希望於通過重組拆分來提高公司的業績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

    “杜邦和陶氏化學公司在近期就進行過拆分 ,將主營業務重組 ,同時剝離掉一些經營業績不佳的邊緣業務 ,這已經成為趨勢 。”龐廣廉說 。

    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到 ,在合並消息宣布前 ,兩家公司都曾通過重組 、剝離其他業務 ,將力量集中在主流的產品上 。

    3月27日 ,陶氏化學發布消息稱 ,該公司將剝離其氯業務中的大部分業務 ,並將剝離的業務與化工產品及軍火生產商Olin Corp合並同時組建新的企業 ,這項交易的估值將達到50億美元 。合並後的新企業包括陶氏化學在美國墨西哥灣氯堿 、乙烯基 、氯化有機物和環氧樹脂全球業務 。預計新企業的營業收入將接近70億美元 。

    7月1日 ,杜邦公司宣布完成對科慕公司的拆分 ,實現其高性能化學品業務的剝離 ,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交易 。

    有業內人士認為 ,陶氏化學與杜邦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選擇合並 ,與兩家公司業績下滑有關 。兩家公司較新交出的今年三季度業績單都不甚理想 。

    杜邦較新財報顯示 ,第三季度營收下降17%至48.7億美元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5.77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下降45.8% ;利潤為2.35億美元 ,同比下降45.9%,合每股盈利26美分 ,低於去年同期的4.34億美元及每股盈利47美分 。值得注意的是 ,由於種子的銷量減少和對害蟲控製產品的需求減少 ,第三季度杜邦公司農業板塊的銷售額為10.93億美元 ,比去年同期的15.63億美元同比下降30% 。

    10月份陶氏化學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顯示 ,第三季度銷售額為120.36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下降16.4% ,公司表示其原因主要是價格和貨幣匯率的變化 ;淨盈利從上年同期的8.52億美元增至12.9億美元 ;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為29.23億美元 ,較上年同期下降28.7% ;每股收益0.82美元 ,較上年同期增長14% 。

    相當程度上 ,此次杜邦與陶氏化學的合並 ,也可以認為是對股東訴求的回應 。

    溥瑞廷就曾明確表示 ,麵對目前充滿挑戰的宏觀環境 ,杜邦的優要任務是要積極地管理可控範圍內的事情 ,包括采取新視角看待杜邦公司的成本結構和資本分配策略 ,以確定如何進一步提高股東回報 。

    對於陶氏化學來說 ,這次合並 ,也是公司2009年4月完成對羅門哈斯的並購後的新一輪業務整合 。

    或將引發農化並購潮

    盡管從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計劃來看 ,未來種子農藥業務僅占公司主營業務的一小部分 ,但是相比化工業務 ,其對全球種子農業行業格局的影響將極其深遠 。

    有分析人士稱 ,兩家公司的合並不會給化工行業的競爭格局帶來大的改變 ,但合並交易將成為種子和農藥行業逾十年來出現的一次大的調整 。新公司將超越孟山都成為全球較大的種子和農藥公司 。

    巴德爾銀行旗下瑞士谘詢公司Helvea分析預測 ,陶氏化學和杜邦合體後 ,在全球殺蟲劑銷售中將占據16%左右的份額 ,同時成為全球第三大農作物化學產品供應商 。這樣的大規模合並 ,將會對歐洲競爭對手產生深遠影響 。當一個美國化工新巨頭出現後 ,歐洲化工企業可能會進行一係列的大規模合並 ,以便可以和這個行業巨頭抗衡 。陶氏化學和杜邦的合並可能令孟山都重啟對先正達的收購進程 。

    近期以來 ,關於全球農化巨頭的重組並購傳聞不斷 ,特別是杜邦 、陶氏化學 、孟山都 、先正達 ,包括中國化工集團在內的化工企業 ,都對並購表達了強烈的興趣 。跨國企業的高層寄望於合並與改革 ,來提高農業板塊的整體運作能力 。

    “與美國相比 ,歐洲的經濟複蘇相對緩慢 ,化企的業績壓力更大 ,在通過重組並購提高競爭力方麵 ,歐洲化企有很強的意願 。”龐廣廉告訴記者 ,種子和農藥業務 ,將成為下一階段化工巨頭爭奪的主戰場之一 ,也是並購重組的熱點 。特別是關於先正達的並購 。


    在陶氏化學 、杜邦公司正式發布合並消息之後 ,全球農化行業的焦點迅速轉移到瑞士的先正達身上 。今年8月美國孟山都第二次向先正達發起收購要約價值470億美元但再度遭到先正達拒絕 。但是此次並購失敗並沒有讓行業內的並購傳聞銷聲匿跡 。此後 ,關於中國化工集團有意收購先正達的說法也廣為流傳 。

    11月 ,消息人士透露 ,先正達又拒絕了中國化工集團的收購要約 ,先正達之所以會拒絕中國化工集團的收購 ,是出於對監管方麵的擔憂 。倘若兩家公司達成交易共識 ,那麽將催生出由中國企業發起的較大一樁海外並購 。

    受杜邦和陶氏化學可能合並的刺激 ,上周三先正達股價大漲7.82%至78.48美元 。據財經資訊和證券交易信息網站Benzinga報道 ,消息人士稱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仍在考慮收購先正達 。據預計 ,這項交易的價值將會達到440億瑞士法郎 ,約合445億美元 、2860億元人民幣 ,超過此前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在11月中旬向其發起的420億美元收購要約的價值 。農業行業專家 、美國國民糧倉公司副總裁安琪·塞策認為 ,與孟山都相比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收購先正達從反壟斷角度來看障礙較小 ,而且先正達也可能更希望在中國市場上獲得新的客戶基礎 。

    較新消息顯示雙方尚未發布任何公告 。

    此前 ,中國化工集團成功以77億美元收購意大利輪胎企業倍耐力 ;12月11日 ,俄羅斯表示允許中石化購入西布爾20%股權 ;近期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的海外收購引人注目 。對此 ,龐廣廉表示 ,無論是海外收購 ,還是國內的石化企業改革 ,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的合並模式都值得行業學習借鑒 。

    “不少化企在業務領域存在重疊 ,這些化工企業如果能夠合並同類項 ,在降低成本 ,擴大市場 、提高競爭力方麵會有很好的表現 。目前 ,我國正在積極推動石油化工產業鏈領域的改革 。在油氣勘探 、開發 、管道 、分銷 、加油站等領域的國家層麵主導的改革 ,也可以借鑒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的先合並後拆分的方式 ,進一步激活市場 ,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龐廣廉告訴記者 。

    “無論如何 ,陶氏化學 、杜邦兩大巨頭的合並 ,將使化工 ,特別是農化板塊的其他企業感到壓力 ,可以預見 ,未來相關領域的合並重組 ,以及對於優勢技術 、資源企業的爭奪,可能將呈現白熱化。”一位證券分析師對中國化工報記者說 。


    首頁

    首頁

    首頁

    產品

    首頁

    聯係尊龍凱時

    首頁

    一鍵撥號